别惹美国保守派!因说柯克坏话被开除、网暴,美国言论自由成笑话
先给没听过柯克的朋友补个课:这人31岁,生前嘴特毒,一会儿说“伊斯兰是左派割美国喉咙的剑”,一会儿又编“犹太精英要靠移民替换白人”的阴谋论,典型的“仇恨言论输出机”。
先给没听过柯克的朋友补个课:这人31岁,生前嘴特毒,一会儿说“伊斯兰是左派割美国喉咙的剑”,一会儿又编“犹太精英要靠移民替换白人”的阴谋论,典型的“仇恨言论输出机”。
2025年9月15号,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了条消息,直接说要起诉《纽约时报》,理由是诽谤、诋毁名誉,索赔金额还不低,150亿美元。
美国总把“言论自由”挂嘴边,可一个脱口秀因谈遇刺案就被无限停播。若真有自由,怎么容不下几句调侃?所谓“自由”不过是双标幌子。专家指出,美国媒体受多方利益操控,这就是最好例证,“自由”背后藏着多少虚伪!
他们强调,若政府官员存在压制美国宪法所保护的意见表达的行为,必须让其承担“真正的后果”,法案旨在进一步明确此类行为的界定标准,同时细化问责机制,包括可能的行政处分与法律追责,以避免权力滥用对言论自由的侵蚀。
本来这就是一起恶性暴力案件,没想到后续发展越来越离谱,才一周时间,好几个记者、学者,甚至普通上班族,就因为对柯克之死说了几句“不顺着右翼意思”的话,要么被解雇,要么被调查。
据案件披露,萨基于 2024 年 10 月 11 日 “出柜日” 前提交 “GAY” 车牌申请,旨在表达个人身份核心部分,却被 BMV 以 “不合适 / 无效” 为由驳回;同期,“QUEER”“HOMO”“LESBIAN” 等与性少数群体身份相关的车牌申请,亦
2024年浙江台州一女教师因在三人微信群聊中传播他人卖淫的不实信息被行政拘留,随后将警方告上法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案看似是日常私聊引发的轻微纠纷,实则触及了数字时代言论自由、隐私期待与法律责任的复杂交汇点,值得深入审视。
当议会大楼里的政客们围坐一桌,讨论着一份可能改变整个国家媒体生态的法案时,街头巷尾的记者、活动家和普通民众都在屏息关注。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战略博弈正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成为这场博弈的核心战场。近期,新华网以罕见53页PDF文件形式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一文,系统地揭露了美国借意识形态渗透实施全球认
31岁的右翼评论员查理·柯克上周在犹他州遭枪杀。部分美国民众视其为“爱国主义的殉道者”,但也有不少人重提他生前反移民、仇视伊斯兰等争议性立场,甚至有人对其死亡表示庆祝。
短短几天里,从万米高空的航空公司职员到华尔街的精英律师,从 NFL 球队的工作人员到街角餐馆的服务生,数十人因为在网上发布了与柯克之死相关的争议言论丢掉工作,一场关于言论边界与企业权力的激烈讨论,正随着事件发酵不断升温。
凶手一个名叫泰勒·罗宾逊的22岁年轻人,一个成绩优异、拿着大学3.2万美元奖学金的富家子弟。他的动机据传是要清除他眼中的“假MAGA”。甚至,还是他自己的父亲大义灭亲,亲手将他送交法办的。
近日,青海警方接到哈拉直沟乡政府工作人员报警,有人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段诋毁乡村干部的短视频,该视频与事实严重不符,引发不良社会影响,请派出所查处。接警后,民警迅速开展调查工作,在固定相关证据后,第一时间将违法嫌疑人安某某传唤至办案区接受询问。
当地时间9月1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从美国航空、美联航到纳斯达克,从知名律师事务所到普通餐馆、学校与零售企业,多个雇主在过去几天里相继解雇或停职涉事员工。
近期,特朗普总统就查理·柯克被谋杀事件作出回应,其言论的规模和目标范围不断扩大,从“反法西斯分子”到《纽约时报》均被涉及。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一部手机、一个账号,人人都可以随时成为内容创作者,通过发布短视频“维权”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然而,发布短视频也要注意限度,一旦“越线”,“维权”就会演变成“侵权”。近日,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短视频 言论自由 灌南县 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5-09-17 14:23 3
查理·柯克枪击事件后,美国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举报潮,3万条网络言论被收集,至少15人因发表不同意见被解雇,政治分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摧毁这个国家的社交纽带。
这些媒体以前常批评别人,如今却被总统骂成“小报”“脏报纸”,《纽约时报》更是遇上了170多年来少见的尴尬。听说之前ABC、CBS就因为耗不起,跟川普和解了,现在这些大媒体也碰到了麻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然而,这个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巨大的政治挑战。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彻底改变。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试图实行独裁统治,国内各种政治势力错综复杂,新旧思想激烈
当各行业迅速对涉事员工采取纪律处分时,表面上是对暴力言论的零容忍,实则暴露出言论自由与企业管理权、政治忠诚与职业伦理之间的深层冲突。